10月29日,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西涅奥卡娅(Синеокая Ю.В.)教授做客威廉希尔公司官网林中路讲坛第24讲,本期讲座的主题为“尼采是俄罗斯哲学范式更替的标志”(Фридрих Ницше как индикатор смены философских парадигм в России),来自国内外多所高校的师生共计270余人通过Zoom会议与B站线上同步直播的方式收看了本次讲座直播。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的张百春教授担任全程线上翻译,本次讲座由威廉希尔公司官网杜宇鹏副教授主持。
西涅奥卡娅教授首先感谢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官网人文学院的邀请以及张百春教授为中俄哲学交流做出的重要贡献,能与中国哲学界师生共同分享尼采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从1890年开始,尼采哲学在俄罗斯传播与研究已有130年,如今在俄罗斯已经形成了尼采学研究,但俄罗斯接受尼采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历程,这一思想历程往往和130年来俄罗斯经历不同时代是分不开的。按照西涅奥卡娅教授的观点,俄罗斯哲学与西方哲学有非常大的关联,西方哲学家的思想往往作用于俄罗斯的现实,用以解决俄罗斯的现实政治任务,而尼采哲学与此亦不可分割。
尼采哲学是伴随着诸多欧洲哲学形态被俄罗斯接受的,这些哲学形态有新莱布尼茨主义、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分析哲学等,尼采哲学中的虚无主义、价值冲突、权力意志、超人学说等在俄罗斯哲学界关注较多,其思想往往也在美学、政治学和伦理学领域多有体现。西涅奥卡娅教授认为,尼采哲学在俄罗斯的传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90年到1920年,这是尼采哲学在俄罗斯传播的初始阶段、随意解释阶段与流行顶峰阶段。尼采本人被称为精神上的先知,生命现代化的表征,基督教的改革者,尼采反对科学化、道德化的倾向,关注生命本身等方面与俄罗斯精神极为契合。第二阶段从1920年到1988年,在苏联,尼采哲学经历了非尼采化时期、步入研究盲区以及成为意识形态批判的靶子等阶段,尼采哲学被认为是纳粹主义、反犹主义与种族主义的理论来源,遭到不同程度的敌视和批判。第三阶段从1980年代末到今天,西涅奥卡娅教授将这一阶段称之为“尼采思想反思时期”、“尼采在俄罗斯的白银时代”,尼采的思想遗产被重新发掘,尼采著作全集逐步在俄罗斯出版,尼采学得以在新时代复兴,但从研究深度来看,仍未能超越此前阶段尤其是20世纪初始时期。
最后,西涅奥卡娅教授对俄罗斯的尼采研究进行了总体反思。她认为,今天,俄罗斯文化保守主义盛行,尼采的思想在俄罗斯经历着学术化与庸俗化两条不同的进路。尼采思想与今天俄罗斯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和文明形态极为契合,人们想到的不是欧洲,而是尼采,尼采对传统价值的批判、展示超人道主义的观念、对新意识形态的寻求以及对个性生命的高扬等都引发了俄罗斯哲学界的极大关注。西涅奥卡娅教授认为,直到今天,人们仍未能完全接受和理解尼采,这需要有一个过程,如果从时间限度来看,80年之后人们才能真正做到“面现向尼采本身”,还原尼采思想的本来面貌。
讲座过后,西涅奥卡娅教授以自己对尼采的精深研究和独到理解回答了部分与会学者提出的相关问题,整个讲座持续了近3小时20分钟。